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318|回复: 0

2009年地球受洋流影响自转速度加快0.1毫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20 16:1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常住居民II

    4万

    丝瓜

    2824

    回帖

    83

    精华

    管理员

    Medal No.1Medal No.2Medal No.3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7Medal No.8Medal No.9Medal No.10

    QQ
    发表于 2012-2-24 1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可查看完整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2009年的地球自转速度曾一度加快。研究论文合著者、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史蒂文-马库斯表示,在两周时间内,地球的旋转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快了大约0.1毫秒。这种加速可能与南极洲周围的洋流有关。

    马库斯指出:“地球的这种加速就像花样滑冰选手旋转时缩回手臂。”缩回手臂能够加快旋转速度,根据物理学定律,花样滑冰选手必须保持角动量守恒。马库斯说:“花样滑冰选手伸开手臂时,他们的动作非常快,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大圈,缩回手臂时,圈子变小,为了拥有相同的角动量,她必须加快旋转速度。地球也是如此。如果洋流速度减慢,地球的旋转必须加速,以保持角动量守恒。”

    科学家很久以前就发现,洋流和大气流动速度会对地球旋转速度产生轻微影响,也就是说,导致一天的时长发生变化。马库斯说:“洋流的影响程度较小,因为洋流的速度不及大气流动。”

    2009年11月,南极绕极流的减速幅度远远超过正常水平。在有关地球旋转的数据中,科学家发现了这一点。根据宇航局科学家的研究,南冰洋在2009年最后几个月出现“异动”。有关地球短暂加速的研究论文将刊登在《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上。

    此前的两篇研究论文指出,太平洋东南海域的海面温度偏高,同一海域的海底压力同样偏高。2011年8月,《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刊登了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员李通(Tong Lee,音译)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指出,2009年出现的怪异现象由不同寻常的厄尔尼诺现象所致。通常情况下,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洲西北海域的海面温度超过正常水平。2009年,温度较高的海水集中在太平洋中部,这种类型的厄尔尼诺现象被称之为“Modoki”。

    马库斯说:“厄尔尼诺现象能够通过所谓的‘大气桥’在短短数天内与南极绕极流联系在一起,速度远远超过洋流。”夏威夷大学海洋学家萨曼塔-史蒂文森在接受邮件采访时表示,科学家仍在讨论Modoki是否变得越发普遍,基于过去几十年的观测,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至于Modoki的这种趋势是否与自然变化或者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有关,专家们仍缺少足够数据加以证实。如果是后者,地球旋转加速的情况将更加常见。

    史蒂文森说:“厄尔尼诺或者拉尼娜现象能够形成大气波,向下传导至南半球,影响环流。如果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海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厄尔尼诺或者拉尼娜现象对南极的影响方式可能发生潜在变化。据我所知,没有人确切知道气候变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南极洲海洋对厄尔尼诺的反应。”(文/新浪环球地理)
    S2012022410124720.jpg
    重新起航,找回失去的东西!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纳斯网 ( 粤ICP备19046372号 )

    GMT+8, 2025-5-5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